YOUBAO优保蓄电池12V系列规格参数
YOUBAO优保蓄电池12V系列规格参数
特点:
密封性:采用电池槽盖、极柱双重密封设计,防止漏酸,可靠的安全阀可防止外部空气和尘埃进入电池内部。
免维护:H2O再生能力强,密封反应效率高,因此电池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无需补水或补酸维护。
安全可靠:无酸液溢出,可靠的安全阀和防爆装置使电池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长寿命设计:计算机精设计的耐腐蚀钙铅锡等多元合金板栅,ABS耐腐蚀材料外壳,极高的密封反应效率,从而保证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长。
性能高:
(1)重量、体积比能量高,内阻小,输出功率高。
(2)充放电性能高。自放电控制在每个月2以下(20)。
(3)恢复性能好,在深放电或者充电器出现故障时,短路放置30天后,仍可充电恢复其容量。
(4)无需均衡充电。由于单体电池的内阻、容量、浮充电压一致性好,确保电池在浮充状态下无需均衡充电。
电池具有无酸液泄漏、电阻小、耐震动性能、抗过放电恢复能力强,自放电小,寿命长等特点。
循环寿命长:应用高性能配方,具有长寿命特点,25OC正常使用情况下可达360次以上。
按规定维护使用,循环次数可达650次以上;
:采用独特设计,流线型阀面的注液阀,使用时间耐久,安全性能优越;
全密封防泄结构:可使电池在任意方向使用(倒置除外)。既具有全密封阀控式的优点,又具有可维护结构的特点;
优化的设计:采用插式或扣式盖板,使蓄电池维护更加方便,定期维护可延长使用寿命50-或更长;
使用形式多样:该电池既可浮充,又可循环使用;推荐充电方式为三阶充电。
技术特点
较小的内阻与压降,适应高功率、大电流放电;
自放电率低,充电接受能力强,密封反应效率高达99%以上;
优良的制作工艺,电池一致性高
蓄电池使用前注意事项:
⑴确保在电池和设备之间和周围进行充分的绝缘措施。不充分的绝缘措施可能引起电击、短路发热、冒烟或燃烧。
⑵充电应用充电器,直接连在直流电源可能会引起电池泄漏、发热或燃烧。
⑶由于自放电,电池容量会缓慢减少。在储存长时间后使用前,请重新对电池充电。
蓄电池使用环境与安全
⒈铅酸蓄电池使用在自然通风良好,环境温度在25±10℃的工作场所。
⒉铅酸蓄电池在这些条件下使用将十分安全:导电连接良好,不严重过充,热源不直接辐射,保持自然通风。
温度适应性强:可在-25-50下安全使用。
使用和运输安全简便:满荷电出厂,无游离电解液,电池可横向放置,并能以无危险材料进行水、陆运输。
蓄电池的容量由下列因素决定:
1.蓄电池单独工作天数。在特殊气候条件下,蓄电池允许放电达到蓄电池所剩容量占正常额定容量的20%。
2.蓄电池每天放电量。对于日负载稳定且要求不高的场合,日放电周期深度可限制在蓄电池所剩容量占额定容量的80%。
3.蓄电池要有足够的容量,以保证不会因过充电所造成的失水。一般在选蓄电池容量时,只要蓄电池容量大于太阳能发电板峰值电流的25倍,则蓄电池在充电时就不会造成失水。
4.蓄电池自身漏掉的电能。随着电池使用时间的增长及电池温度的升高,自放电率会增加。对于新的电池自放电率通常小于容量的5%,但对于旧的质量不好的电池,自放电率可增至每月10%~15%。
分布+集中式架构的功率模块内整流、逆变的控制是分布的,而均流逻辑等控制则是集中控制模式,即采用独立集中的控制模块来检测市电的频率和相位,然后向每个模块发出同步信号,各个功率模块接受到此同步信号后通过自身的控制环输出相应频率相位的正弦波。
当市电丢失时,集中控制模块会自激产生同步信号发送给各个UPS模块来保证各单元的输出同频同相。同时在均流的控制实现形式方面,集中式架构的模块化UPS依靠控制模块来检测整个系统的负载电流,然后除以系统模块数量来作为各个UPS模块的均流参考值,进而与各模块输出电流比较后求出偏差值来不断调整各模块的输出电流,以保证系统内模块间良好的均流度。分布+集中控制逻辑模式的优点在于采用独立的均流与逻辑控制单元,均流度更好,且控制逻辑层级清晰,各功率模块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软件逻辑可靠性较高。为了保证集中控制单元的可靠性,避免单点故障,一般采用该架构的UPS控制单元及通讯线路均会做1+1备份。1+1热备份是常用的备份方式,其可靠性在各类系统长期运行实践中已得到验证。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迅速、深刻的变革,以移动技术、5G、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加速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更好地引导与推动我国移动技术和数据经济的创新和应用,加快产业化进程,促进数据中心的运营与维护,北京电子学会计算机委员会将于2019年10月25日在北京举办以“数字经济创造YOUBAO优保蓄电池12V系列规格参数无限可能的未来”为主题的“移动技术与数字经济发展峰会暨2019智能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论坛”。与会学者和将以移动技术和数据经济领域的技术自主创新为主题,结合高端演讲、互动交流、分享等环节,开展技术研讨,探索创新模式、交流解决方案。